北京德世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 13718238054  
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产品展厅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
 
 
新闻资讯NEWS

液氮罐中安瓿瓶存放不当致破裂或污染?

发表时间:2025-11-10
一、安瓿瓶存放不当的常见问题及影响
安瓿瓶作为密封型样本容器(常用于菌种、酶制剂、细胞悬液等低温保存),在液氮罐中存放时,位置选择不当易引发多重风险:部分用户将安瓿瓶直接堆放在提筒底部,液氮循环冲击导致瓶身碰撞,10%-15% 的安瓿瓶出现脆裂,样本泄漏后污染罐内其他样本;也有用户将安瓿瓶贴近罐壁存放,罐壁与液氮的温差(可达 30K 以上)使安瓿瓶局部受冷不均,出现隐性裂纹,取用时稍作震动即破裂;还有用户将安瓿瓶放在液位波动区(如罐内上层),当液氮液位下降 1-2cm 后,安瓿瓶部分暴露在低温空气中,样本受温度波动影响,活性下降率超 20%(如细胞存活率从 95% 降至 70% 以下)。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未结合液氮罐结构与安瓿瓶特性选择存放位置,需通过科学定位规避风险。
二、液氮罐中安瓿瓶的适配存放位置
安瓿瓶的存放位置需兼顾 “温度稳定性”“防碰撞”“防暴露” 三大原则,需按液氮罐结构、安瓿瓶规格分类选择:
(一)按液氮罐结构划分存放区域
  1. 核心存放区:提筒中部区域
提筒是液氮罐内最稳定的存储单元,其中部(距提筒底部 1/3-2/3 高度)温度波动最小(≤±1K),且远离液氮直接冲击。此处适合存放各类规格安瓿瓶,需搭配专用辅助工具:
  • 小规格安瓿瓶(1-5mL):用多孔塑料托盘(孔径与安瓿瓶直径匹配,如 1mL 瓶配 Φ8mm 孔径),托盘边缘用硅胶圈固定在提筒内壁,防止滑动;
  • 中大型安瓿瓶(10-50mL):用耐低温硅胶垫(-196℃耐受)分隔排列,每支安瓿瓶间距≥1cm,避免碰撞。
  1. 适配存放区:分层存储架中层

安瓿瓶

带分层存储架的液氮罐(多为 50L 以上型号),中层架(距罐底 1/2-2/3 高度)液位稳定,适合批量存放同一规格安瓿瓶:

  • 需将安瓿瓶放入专用金属篮(篮底铺硅胶垫),金属篮固定在分层架上,避免架体晃动导致安瓿瓶倾倒;
  • 禁止将安瓿瓶直接放在架体横杆上(易滑落且受热辐射影响)。
  1. 禁止存放区
  • 罐口附近(距罐口 5cm 内):温度高于 - 150℃,样本易受温度波动影响;
  • 罐壁内侧(距罐壁 3cm 内):温差大易导致安瓿瓶脆裂,且罐壁可能结霜粘连瓶身;
  • 提筒底部角落:易积留液氮杂质(如冷冻粉尘),污染安瓿瓶外壁,且底部液氮对流冲击强。
(二)按安瓿瓶规格调整存放方式
安瓿瓶规格
适配存放位置
固定方式
单提筒最大存放量(Φ50mm 提筒)
1-5mL
提筒中部多孔托盘
托盘用硅胶圈固定在提筒内壁
20-30 支
10-20mL
提筒中部硅胶垫分隔
每支用 1 条耐低温硅胶带固定 2 处
10-15 支
50mL 以上
提筒中部单独固定
用弹性金属夹(包裹硅胶)固定在提筒壁
3-5 支
(三)按液氮罐类型适配调整
  • 存储型液氮罐:提筒可满负荷存放(不超过表中最大量),因罐内无明显震动,固定要求相对宽松;
  • 运输型液氮罐:因运输中存在震动,存放量需减少 20%(如 10mL 安瓿瓶单提筒存 8-12 支),且需额外用泡沫缓冲垫填充提筒空隙,避免安瓿瓶晃动。
三、安瓿瓶正确放置的操作步骤
  1. 预处理:规避温差与密封风险
  • 安瓿瓶检查:用放大镜观察瓶身(无裂纹、气泡),检查封口(熔封处无凹陷、漏液),标签用低温耐冻墨水书写(避免液氮浸泡后脱落);
  • 梯度预冷:将合格安瓿瓶先放入 4℃冰箱预冷 1 小时,再转入 - 20℃冰柜预冷 30 分钟,最后放入 - 80℃超低温冰箱预冷 15 分钟,避免直接入罐因温差(超 150K)导致瓶身破裂;
  • 工具准备:提前将专用托盘、硅胶垫放入液氮罐预冷 5 分钟,避免工具带常温空气入罐。
  1. 放置操作:缓慢平稳,避免冲击
  • 提筒取出:佩戴低温手套,缓慢垂直取出提筒(速度≤5cm/s),避免液氮飞溅;提筒暂时放在无菌操作台上(铺无菌纱布),操作时间不超过 2 分钟;
  • 安瓿瓶摆放:将预冷后的安瓿瓶按规格放入托盘 / 硅胶垫,排列均匀,确保无堆叠、无倾斜;10mL 以上安瓿瓶需逐支检查固定情况,避免松动;
  • 提筒入罐:将装有安瓿瓶的提筒缓慢垂直放入液氮罐,降至液位以下(确保安瓿瓶完全浸没,液位需高于安瓿瓶顶部 2cm 以上),入罐速度≤3cm/s,防止液氮冲击瓶身。
四、存放后的维护与取放规范
  1. 日常维护:保障存储环境稳定
  • 液位监测:每周用液位尺测量罐内液氮液位,确保液位始终高于安瓿瓶顶部,低于提筒顶部 5cm(避免溢出);若液位下降至距安瓿瓶顶部 1cm 时,需及时补充液氮;
  • 定期检查:每月快速取出提筒(操作时间≤30 秒),用无菌棉签擦拭安瓿瓶表面,检查是否有裂纹、泄漏或标签脱落,发现问题立即隔离处理;
  • 清洁维护:每季度将提筒、托盘取出,用纯化水冲洗后晾干(避免残留水分结冰),罐内若有杂质(如破裂安瓿瓶碎片),需用专用捞网清理。
  1. 取放规范:减少污染与温度波动
  • 防护装备:取放时必须佩戴耐 - 196℃低温手套、护目镜,袖口扎紧,避免液氮接触皮肤;
  • 环境要求:取放需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内进行,台面提前用 75% 乙醇消毒,避免空气杂质污染安瓿瓶表面;
  • 操作速度:打开罐盖→取出提筒→取放安瓿瓶→放回提筒→关闭罐盖,整个过程不超过 30 秒,减少液氮挥发与罐内温度升高。
五、常见存放问题的排查与解决
  1. 安瓿瓶破裂
  • 原因:未预冷直接入罐(温差过大),或存放位置靠近罐壁(局部受冷不均);
  • 解决:严格执行梯度预冷步骤,将安瓿瓶调整至提筒中部;若已破裂,需清空罐内液氮,用无菌纱布清理碎片,更换受污染的其他安瓿瓶。
  1. 样本污染
  • 原因:安瓿瓶封口失效(熔封不严密),或取放时接触非无菌表面;
  • 解决:存放前用真空检测仪(检测压力≤10?3Pa)验证封口密封性;取放时安瓿瓶仅接触无菌托盘,污染样本需立即丢弃,罐内用紫外灯消毒 30 分钟。
  1. 样本活性下降
  • 原因:存放位置在液位波动区(如上层),安瓿瓶部分暴露;
  • 解决:将安瓿瓶移至提筒中部或分层架中层,补充液氮至液位稳定;定期抽样检测样本活性(如细胞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存活率),活性低于 80% 时需重新制备样本。
联系方式
手机:13718238054
微信扫一扫

返回顶部